对党忠诚 · 服务人民 · 执法公正 · 纪律严明

CAMPUS DYNAMIC

理论教学

首页  >  思政教育  >  理论教学
分享到: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项基本原则

日期: 2012-07-09 发布者: admin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和举措。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多质”的大众的特征和本质需求,遵循思想传播的方法和原则,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渗透给广大的人民大众,最终实现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民大众。我体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科学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有着鲜明政治特征的教育活动。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原则。所谓政治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理论的指导思想”的党性原则。

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民大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要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教育,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统领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要坚持现实政治与学术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不能把政治和学术对立起来。那种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分为‘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和‘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淡化政治’的‘纯学术研究’”的观点,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天真”。胡锦涛曾指出: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是对学术研究于当代中国价值的深刻说明。只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将学术研究和政治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实现功能互补,更好地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

再次,要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化”的政治向度。在当前,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观上要求其以一种文化样态与大众文化对接。但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像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那样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的色彩完全抹掉,而只以所谓“纯文化”的样态存在。那种打着“文化化”的牌子,在“文化生态平衡”,“各种文化生态无所谓优劣”的幌子下,主张马克思主义多元化,将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无产阶级解放理论的指导思想”的性质加以抹杀的现象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要有效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对接,就宜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化”的政治向度,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有“政治向度”的文化样态出现,在一种有“政治向度”的文化发展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真理性原则

所谓真理性原则,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准确、彻底、全面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千百万人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1920年10月,列宁曾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如果你们要问,为什么马克思的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那你们只能得到一个回答: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而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首先,要坚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即必须从整体性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联系。如果将其割裂开来,或只强调某一部分,就不能讲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及其产生的来龙去脉,不能讲清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不能讲清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无法解释当前人民群众在实践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其次,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但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可能来自对客观事实真相的掩盖,或来自于其对教育对象的欺骗,而是来自于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表述,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产阶级利益忠实代表的身份,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要求我们在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应当始终做到理论教育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毛泽东在谈到“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政治教育。”时,曾经强调“应当经常把发生困难向他们作真实的说明。”邓小平也曾明确要求,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

再次,要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感,培育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兴趣和理论修养。恩格斯曾经指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同时,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前,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根本就在于要准确理解和科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人民大众从规律的层面上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特点,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和根本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发过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实现的。

首先,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实践开始的,自然不能绕开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只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做出积极反映,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内容,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才能使本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相反,如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自说自话的小天地里,或者向大众传授一些与其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并且不能对实践产生实际指导作用的陈旧的呆板的教条与规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成为一种与大众真实生活无关的、相异质的活动,无法参与大众实际生活的丰富与充实,就要被大众实际生活所排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其次,必须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探索理论创新的路径和形式。马克思主义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它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投身大众实践和引领大众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检验和发展自身的。大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基和活力之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大众的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就正如邓小平所言:“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江泽民也曾指出:“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我们党正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创新的条件,才基本摸索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和形式,也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再次,必须以实际行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求以科学的理论解释世界,更强调以实际的行动来改造世界。所以,要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说教,更要体现于实际行动。邓小平早就指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江泽民认为,要使理论武装工作富有成效,“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胡锦涛也强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注重理论的践行,用实际行动架起理论与人民大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理论才会为大众所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实现。

四、群众性原则

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性原则,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有效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融为一体。

首先,要把大众化的实践更多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自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端成果,其理论的普及教育,自然离不开灌输。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曾说:“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靠灌输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大众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接受信息越来越广,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更多的是希望大众能真切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大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的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做好必要 “灌输” 的同时,积极探索“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引导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把“大众化”的实践更多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自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坚持人民群众主体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步入了一个多元、选择、独立、自主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明显增强,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在这种情形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广大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主体的思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的同时,帮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进行比较鉴别,不断提高其正确看待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的判断力。

再次,要在平等、民主、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传播与接受的目标。从文化传播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应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应在平等、民主、对话、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传播与接受的目标。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化、体系化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作用机理本质上是情感认同,真理性认识也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凑效。换言之,通过很感性的方式表达很理性的观念,是意识形态进入大众“头脑”的通道。所以,在意识形态感性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抛弃仅仅从教育与被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大众化”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思维定势,努力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深度融合,实现受教育者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自觉追求。

五、层次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来都是基于对“大众”的多质存在与发展的特点的深刻把握而获得有效推进的。在当代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多样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谓的“大众”,也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强烈的“多质”存在的特点。利益与阶层的分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等,都成为“大众”以“多质”的形态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大众所呈现的诸如此类的“多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现实的层次性要求。

首先,做好对党的中坚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中坚,是民族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是领导集团和示范群体,是引导“大众化”方向,影响“大众化”效果的最重要的力量。“武装全党”,最根本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开展学习科学理论的热潮,努力塑造学习型组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真正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和工作,进而对广大群众的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和示范效应。

其次,引导好知识精英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其中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现实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中的大众化,应以青年学生为重点对象。“教育人民”,必须加强对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教育。要利用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高深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锲入其灵魂深处,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其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

最后,做好对人民大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通工人和农民作为我国社会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也是“教育人民”的主要对象。他们当对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态度,决定着“大众化”推动工作的最终效果。因此,在推动“大众化”实践中,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切实反映工农群众的心声,真切关心他们的疾苦,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特点,按群众的逻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以通俗化的方式向他们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点,增强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